北特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3-09-04 19:20:07   来源:博鱼体育bob

  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汽车行业克服了诸多坏因冲击,走出年中波动震荡,持续保持了恢复增长态势,全年汽车产销稳中有增,为稳定工业经济稳步的增长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全力保障公司的稳定生产和运营。报告期内,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为合理增加厂房的可使用面积,提高厂房土地利用率,同时更新和升级厂房配套,公司对全资子公司上海光裕原厂房有序推进改扩建工程,建成后,上海光裕空调压缩机产能将得到极大提升,为后续智能化工厂的运营,以及与客户的深度合作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公司依据在手订单情况,结合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预判,持续加快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产能布局,2022年10月完成对全资子公司天津铝合金增资,12月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收购江苏尔华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在2023年3月完成了江苏尔华杰、天津铝合金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4月江苏尔华杰完成名称、营业范围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名称变更为江苏铝合金科技)。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合计取得江苏铝合金科技73.34%的股权,天津铝合金成为江苏铝合金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江苏铝合金科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现拥有约300亩土地及3.5万平方米的空置厂房,这为公司后续全力发展铝合金轻量化业务,提供了充足的产能条件。

  面对宏观经济波动、商用车市场大幅度地下跌冲击,公司业务遭遇一定挑战。为此,公司一方面积极关注重点客户,加大新项目的合作与开发;另一方面,不断开拓市场,寻求新的市场增量。

  1、底盘零部件业务,包括转向器类零部件产品、减振器类零部件产品、高精密类零部件产品。

  转向器类零部件产品方面,公司抓住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开始自制双齿转向机(DP转向机)的机遇,为部分自主品牌汽车的转向器厂提供轴类零件的整体配套,如比亚迪002594)、长城蜂巢、吉利启航、中汽智创等;把握各主机厂开始重视可变单双齿转向机(VGR转向机)的机会,公司积极努力配合国内大部分转向器厂的开发需求,如恒隆、耐世特、捷泰格特、长安底盘、比亚迪等;同时继续拓展更多适用新能源车型相关的轴齿类高的附加价值产品,以提升产品价值量;另外,通过与采埃孚(ZF)、耐世特、蒂森克虏伯(TKP)等现有客户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大出口业务比例。

  减震器类零部件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推动主动式减振器(带CDC控制阀)产品的拓展,开始向万都供应带有交叉孔、铣圆弧槽的活塞杆,为后续获取同类型项目打下基础。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逐步加大海外项目的获取能力及供货量。

  高精密零部件产品方面,在原有供货基础上,再次获得德国采埃孚(ZF)适用于新能源车型的CDCivo控制阀壳体4个新项目的定点。

  2、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公司抓住新能源车快速地发展机遇,实现集成阀岛、Yoke类、电池包连接块等项目定点和量产,客户包括比亚迪、采埃孚(ZF)、华域车身等。

  3、空调压缩机业务,传统商用车市场实现了徐工等重要客户的全面直供和福田微卡部分项目定点;传统乘用车市场拓宽了一汽奔腾产品适用车型,以及配套江淮的出口份额大幅度的增加。同时紧抓新能源车市场机遇,获得一汽奔腾、上汽大通、北京盒子等新能源乘用车定点;新能源商用车方面,获得徐工重卡、江淮纯电骏铃轻卡、柳汽纯电轻卡与重卡、中国重汽000951)纯电豪沃轻卡、福田旗下智蓝精灵系列、祥菱系列等全纯电系列车型,以及长城旗下如果科技卡车等产品的定点或量产。

  底盘转向、减震业务完成了双齿齿条的批量供货,并解决齿部加工、高频热处理等关键工序的系列问题;还开发了可变速比(VGR)齿条、交叉孔减震杆、主动减震活塞杆等产品,部分实现小批量供货。

  底盘高精密业务目前正在积极地推进博世IPB智能集成刹车系统的核心零部件Fange项目开发及量产工作。

  公司持续推进比亚迪集成阀岛开发及量产工作,同时也在与相应客户积极接洽更多铝合金轻量化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如控制臂等。

  公司格外的重视在商用车领域,对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依托前期对汽车热管理(含空调系统)的研究、技术储备,公司与三一达成合作开发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目前按照双方计划正常推进中,已完成热管理系统开发目标识别,热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和相关零部件选型。未来通过在三一车型上的应用,逐渐完备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产品,为更多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市场拓展及潜在客户的开发打下稳定基础。

  4、报告期内公司共取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2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提交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2项。

  5、报告期内企业主导编制了《乘用车转向器齿条》汽车行业标准(QC/T1191-2022)。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开源节流及降本增效的工作,通过技术与工艺改善、推行标准化作业、生产管理优化、内部质量提升、供应链体系优化、节能降耗、刀辅料寿命提升、强化全员降成本意识等一系列行动方案,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逐渐完备人才引进机制,加深加厚人才储备,重点聚焦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精准有效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赋能组织成长,推动人才教育培训链和产业链深层次地融合,落实人才发展的策略,稳步实现组织人才和公司的长期共赢发展。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业务发展与汽车行业高度相关。该行业在报告期内的发展概况如下: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2022年,尽管受经济波动、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局部地理政治学冲突等诸多坏因冲击,但在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在全行业企业一同努力下,中国汽车市场在逆境下整体复苏向好,实现正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持平,销量增速下降1.7个百分点。

  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市场已连续八年超过2000万辆。自2020年以来,实现连续正增长。近年来呈现“传统燃油车高端化、新能源车全面化”的发展特征。

  2022年,虽受到芯片结构性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但得益于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迅速增加,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呈“U型反转,涨幅明显”特点。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增幅高于行业均超过7个百分点。

  商用车受前期环保和超载治理政策下的需求透支,叠加油价处于高位等因素影响,商用车整体需求放缓。2022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8.5万辆和33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1.2%。尽管2022年商用车市场低位徘徊,但海外市场表现亮眼,商用车累计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44.9%。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出口2.7万辆,同比增长1.3倍,中国商用车品牌海外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快速地发展,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2022年,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倍。

  公司主体业务包括底盘零部件业务、铝合金轻量化业务、空调压缩机业务三大板块。公司底盘零部件业务在更为细分的转向器齿条、减震器活塞杆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的市场龙头地位;空调压缩机业务在国内商用车领域也处于细分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的产品全部采用直销的模式。公司的客户主要为汽车产业链上一级供应商或整车企业,底盘零部件转向器类、减震器类、高精密类产品几乎覆盖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及空调压缩机业务产品多为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企业或一级供应商。客户对下游供应商通常实行合格供应商管理模式,公司需经过严苛的评审以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公司的产品均为非标准化产品,公司会按照每个客户的产品设计需求来做定制化的同步开发,在通过客户的定点并取得销售订单后,公司依照订单组织采购和生产,并完成产品的交付。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最重要的包含钢材、铝材、壳体以及辅料等,公司设有采购部门,根据生产经营计划组织采购。采购部门依据供应商选择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背景调查后筛选出符合汽车行业品质衡量准则的供应商,组织研发、工艺、质量、财务等有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列入合格供应商,并负责收集分析原材料的市场行情报价,控制采购成本;同时对供应商进行日常管理、定期审核、业绩评估和监控,确保所采购的物资供货及时、质量合格、价格合理,满足生产交付和技术标准的需求。

  公司的生产模式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每年年底按照每个客户的下年度计划,制定公司的年度生产计划预案,每月按照每个客户订单,制定公司月度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在生产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定期按照每个客户的需求来做调整,确定周计划和日计划。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生产计划、车间制造、检验入库与产品交付。

  为压缩市场服务半径、提升客户响应能力,及时跟进生产需求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公司采取紧贴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在上海、无锡、盐城、天津、长春、重庆等全国性汽车产业基地或主要客户所在地相继建立生产基地,直接配套长三角、京津冀、东北、长江中游汽车产业群。

  上述布局使得公司贴近汽车产业链上一级供应商或整车厂生产,实现对客户的近距离准日化供货与服务,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公司可及时掌握客户最新需求,提升客户响应能力及满意度,将客户的实时要求及时、准确的反馈至生产基地,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做出迅速调整,实现与客户的协同发展。

  公司深耕汽车底盘领域二十载,在国内转向器齿条以及减震器活塞杆细分行业内绝对领先,连续多年保持细分市场主导地位,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2022年度转向器类零部件销售2,732.86万件,其中齿条产品销量占齿条市场占有率50%以上;减震器类零部件销售4,215.13万件,占减震器活塞杆市场占有率45%以上。

  公司空调压缩机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重型卡车、轻微型卡车、工程车、客车等商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主机厂配套,近年来一直在商用车领域保持领头羊。2022年公司空调压缩机产品销售104.91万台,其中应用于商用车85.32万台,占商用车市场占有率25%以上。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特点是行业壁垒较高,整车厂与零部件供应商关系稳固、粘性较强,且质量认证及工艺审核要求比较高,整体竞争格局较为稳定。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客户体系且客户优质,客户多为全世界汽车零部件50强企业、国内著名合资车企、国内知名自主品牌车企。

  底盘零部件业务,转向器类、减震器类产品客户体系已基本覆盖所有国内外知名转向系统、减震系统制造企业。转向器类产品主要客户包括豫北机械、博世华域、耐世特Nexteer、蒂森克虏伯TKP、采埃孚ZF、荆州恒隆、一汽光洋、杭州世宝、无锡威孚、浙江万达、江苏理研、长城蜂巢等;减震器类产品第一大客户为国内减震器总成龙头万都MANDO,其余客户包括比亚迪、采埃孚ZF、天纳克、凯迩必、日立安斯泰莫、京西重工、蒂森克虏伯TKP、马瑞利、上海曼杰、宁江山川、一汽东机工等;高精密类产品主要客户包括博格华纳、采埃孚ZF、博世、钧风科技等。

  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采埃孚ZF、萨克斯、天纳克、精工格瑞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和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空调压缩机业务,主要客户包括北汽福田、上汽通用五菱、中国重汽、一汽奔腾、东风小康、零跑汽车、北汽越野、长城汽车601633)、上汽大通、长安集团等知名整车厂和江淮松芝、柳州松芝、上海良澄、安徽全柴、湖北美标、江西新电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

  公司转向器类、减震器类产品的产销规模、转向器齿条和减震器活塞杆市场占有率在细分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空调压缩机产品也在商用车同行业中保持领头羊。目前企业具有大批量的生产规模和较强的供货能力成为公司赢得市场订单的重要因素。

  公司基本的产品覆盖底盘类的齿条、齿轮、扭力杆、蜗杆、输入轴、输出轴、减震器活塞杆、新能源高精密件CDC控制阀壳体、IPB-Fange等;铝合金轻量化类的集成阀岛、电池包连接块、Yoke类件等;和汽车空调系统关键零部件压缩机等。产品的多样性使公司各产品的客户资源可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实现共享,大大降低了市场开发及管理成本,又能够完全满足客户集中配套采购的需求,同时能促进与客户产品开发技术的多层面、多维度相互交流,有利于提升产品及技术的研发能力。产品结构的不断丰富与升级,也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地避免单一产品的市场风险。

  公司底盘转向减震零部件业务,基本的产品转向器齿条、减震器活塞杆为汽车主要保安核心零部件。材料研发方面,通过和钢厂的产学研合作,材料整合、开发和配置能力得到逐步加强,具有开发和替代进口高性能优质切削用金属棒材的能力,实现了多款进口齿条、活塞杆材料的国产化,开发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上的多款材料;材料加工方面,公司具备高精度、高性能汽车和机械行业优质结构钢商品棒材和零件的生产、加工能力,加工工艺领域调质、拉拔、高频处理、电镀处理、磨齿、铣齿等核心工艺均为自主研发,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现存技术改进等,有关技术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领先水平,且已批量为国内外中高端客户生产加工优质素材和汽车、发动机和电机轴等优质、高精度产品;产品制造方面,热处理、机械加工专机、工装自动化和检验测量等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起进口高端设备相结合的优势实现了产品的高效开发与生产。通过以上三个领域相结合建立了材料研发、材料加工、产品制造的全流程优势地位,同时极大的缩短了产品研制和生产时间,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客户对驾驶体验的需求提升,公司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开发了双齿齿条、VGR齿条、电子刹车类齿轮轴、输出轴、转向齿轮、转向扭杆等多品类产品,实现了多元化的技术积累,VGR齿条成为国内同行首批,为抢占技术、品种和市场先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底盘高精密零部件生产基地拥有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外先进的高端精密设备,多轴设备的自主工艺研发能力和批产能力,获得客户的极大认可,在协助客户完成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及供应链整合上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伴随汽车行业电子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及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公司依托自身扎实的工艺研发技术储备,将助力并提升获取新项目的能力,会继续通过技术开拓、技术创新、技术突破、技术升级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持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其中核心铝锻技术能力的应用方向即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方向,已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公司引入国外先进热模锻压力机,拥有自主的模具设计、模具CAE分析能力,具有从原材料锯切、锻造、T6热处理、清洗、荧光渗透探伤、机械加工等铝合金产品全工序生产制造能力、机加工能力和完善的检验能力,拥有100%荧光渗透探伤生产线、辊底式自动热处理等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锻造生产的基本工艺程度高。

  公司空调压缩机业务,为国内最大的商用车压缩机主机厂供应商,产品品种类型齐全,研发能力和试验验证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电动压缩机产品在行业内起步早、品种全,获得商用车和乘用车主机厂认可,电动涡旋压缩机在现有平台产品上,通过内部研发人员的不断探索和产学研团队的推动,极大地提升了压缩机单体的NVH性能;GEV80系列压缩机的批量生产,填补了大排量电动涡旋压缩机的市场空白,大幅度的降低了原来整车采用两台小排量压缩机并联工作的成本,减少了空调系统的复杂程度,提升了整个空调系统的可靠性;新开发的第四代电动压缩机GEH27、GEH46实现量产,目前还在开发800V大冷量高电压平台的压缩机,能解决整车快充时电池冷却的问题;二氧化碳压缩机已着手研究开发,目前已完成功能样件准备,能提高低温制热效果,优化低温度的环境下整车电池耗电过快的问题;公司格外的重视商用车领域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开发,目前与三一合作联合研发该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项目正在按双方计划稳步推进中。上海光裕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汽福田质量金奖。

  公司在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方面,曾参与编制了T∕CISA091—2021《冶金高品质的产品电镀活塞杆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圆钢》标准,报告期内主导编制了《乘用车转向器齿条》汽车行业标准(QC/T1191-2022),标志着公司已成为具有“产品加工、材料开发和标准制定(三位一体)”的具有行业引领能力的优秀企业。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8,007.26万元,截止2022年末,公司有效期内专利14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

  报告期内,公司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0.32亿元,降幅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4,594.4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42%。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伴随我们国家的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及购买力的上升,我国潜在汽车消费需求仍然巨大,而从人均GDP和汽车保有的国际横向比较看,我国中长期汽车市场仍拥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同时,以电动化和模块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技术革命与以平台化、共享化为特征的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正在显著地改变汽车行业的格局,从而进一步引导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和结构化升级。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鼓励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政策措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突破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等先进汽车电子以及轻量化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随着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开发能力的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满足整车发展需要,并呈现以下趋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多层级分工特点,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主要按照“零件、部件、系统总成”的金字塔式架构,具体划分为一、二、三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具备参与整车厂联合研发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二、三级供应商一般专注于材料、生产的基本工艺和减少相关成本等方面,二、三级供应商竞争非常激烈,一定要通过加大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等方式摆脱同质化竞争。随着整车制造商角色从大而全的一体化生产、装配模式逐步转变为专注整车项目研发设计,汽车零部件厂商角色逐步从单纯制造商延伸至与整车厂商联合开发,根据整车厂的要求开发生产。在专业化分工背景下,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汽车电动化带来的延长续航能力需求的推动下,汽车轻量化慢慢的变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轻量化是传统车节能及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重量。未来汽车的轻量化实际上就是零部件的轻量化,轻量化零部件的应用趋势明显,铝制汽车零部件等轻量化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且市场发展形态趋势良好,相关的行业将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中显著收益。

  随着零部件产业的逐步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化将成为未来新的发展趋势。汽车自诞生即以机械技术应用为主,但目前仅依靠机械技术创造附加值的潜力已相对有限。电子和信息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为其创造高的附加价值拓展了新的空间。国外汽车工业发达,现已将汽车电子技术大范围的应用于发动机、底盘、车身的控制和故障诊断以及音响、通讯、导航等方面,从而使整车的安全性能、排放性能、经济性能以及舒适性得到极大提高。能预见,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将结合更多新兴技术,电子化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在零部件轻量化、电子化的趋势下,行业将逐步实行产品升级,实现向集成化、模块化供货方向转变。汽车零部件的集成化、模块化是通过全新的设计和工艺,将以往由多个零部件分别实现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组件中,以实现由单个模块组件代替多个零部件的技术方法。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化、模块化具有很多优势:首先,与单个零部件相比,集成化、模块化组件的重量更轻,有利于整机的轻量化,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次,集成化、模块化组件所占的空间更小,能够优化整机的空间布局,从而改善整机性能;再次,与单个零部件相比,集成化、模块化组件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装配的效率。汽车零部件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已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别是乘用车汽车零部件行业一个重要的趋势,这将有利于零部件企业提升在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地位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长期持续的发展动力。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结合宏观环境和行业变化及公司真实的情况,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把自主技术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原动力,利用成熟稳健的管理团队和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公司发展。具体战略方向上,公司以底盘零部件业务为“基石”,以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及空调压缩机、集成式热管理业务为“两翼”,紧紧围绕产品轻量化、集成化、电子化、智能化趋势,契合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方向,从始至终保持公司竞争能力,巩固公司主要营业业务,发挥企业具有的销售经营渠道和网络,利用公司现在存在的客户资源与技术积累深化国内外战略客户合作伙伴关系,加大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公司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仍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新能源及其相关的产业链仍有望保持快速地发展。公司将按照既定的发展的策略和业务规划,全力以赴,努力经营,提升公司经营管理上的水准,完成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目标,拟采取的具体经营计划如下:

  公司一方面继续保持转向器类零部件产品、减震器类零部件产品在国内转向器齿条以及减震器活塞杆细分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空调压缩机业务在商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借助现有客户资源与技术积累深化国内外战略客户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发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品系列,在底盘高精密业务领域,紧紧抓住汽车零部件智能化发展趋势,落实IPB-Flange产品的批量生产配套工作;在铝合金轻量化业务领域,以集成阀岛为基础,积极接洽和争取更多铝合金轻量化产品的定点和量产,如控制臂等;在空调压缩机业务领域,扎实推进三一整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最终量产工作,以及将该套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到更多商用车车型,如电动重卡等。

  公司一方面通过加大产品研制、材料开发、工艺技改、设备升级等方面的投入,巩固现存技术优势,提升产品的技术性能以满足多种客户需求,从而打造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同时在新能源领域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究,总体方向以轻量化、集成化、电子化、智能化为主。

  公司将积极有序地推进铝合金轻量化业务江苏盐城生产基地建设、上海光裕厂房改扩建工作;按项目开发计划落实博世IPB智能集成刹车系统的核心零部件Flange生产线建设,并保质保节点交付;改扩建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生产线以满足现有客户及正在接洽客户的需求。

  2023年公司将继续落实降本增效措施,来保证公司业绩,主要如下方面:加强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继续改善工艺实现流程管控优化,不断精进生产管理系统,降低耗损,提高生产人员工作效率,有效地控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继续推动设备自动化应用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公司将依托目前研发技术团队的技术骨干和经验积累,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双渠道,加大建设各业务板块的技术团队,提升公司技术竞争能力、满足公司更多的业务需求,为公司新业务的增长进行探索储备。

  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与整车制造业存在着密切的联动关系,对经济景气周期敏感性较高,受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及下游整车行业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当宏观经济迅速增加时,市场对汽车的需求量也会快速提升,从而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地发展;反之,在终端需求增长动力减弱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速也会随之放缓,甚至会出现下滑的情况。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遇到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国内建设、投资规模放缓,生产资料端需求不足,在各级政府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措施拉动下,乘用车市场出现一定复苏,随着新基建政策计划实施,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得到强化,但市场需求仍具有不确定性。

  2、智能化、车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等汽车行业的重大变革方向导致行业未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3、整车竞争带来的降价压力、芯片结构性短缺问题和原材料上涨面对的双向压力

  汽车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整车竞争带来的降价压力将进一步向零部件企业传递,同时,芯片结构性短缺问题持续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推升造车成本,零部件企业将面临配套价格下降、制造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

  4.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疲软、俄乌冲突等地理政治学和地区冲突的变化,通过能源供给收缩、粮食短缺势、供应链效率下降等,加大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势必影响到零部件企业。

  5.公司于2021年12月23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沪[2021]22号),后期公司或有可能面临投资者索赔的风险。

  6.公司于2022年7月14日收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向公司送达的(2021)沪民终96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内容为“撤销上海金融法院(2020)沪74民初1698号民事判决,本案发回上海金融法院重审”。鉴于案件发回上海金融法院重审,该诉讼的解决方式、解决时间和最终的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其对公司本期利润及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需以法院判决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